2021年12月31日下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澧陽平原考古工作站舉行了“歷史文物考古與展示湖南科普基地”揭牌儀式。湖南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處處長王先民、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長王志杰、文物保護與考古處副處長陳利文、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波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黨總支書記周能等相關領導參加了此次揭牌儀式。
澧陽平原在長江流域的史前考古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該地區文化序列完整,文化譜系清楚。從距今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虎爪山文化到距今3800年前的肖家屋脊文化,完整演進了史前文化進程和社會復雜化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雞公垱文化、烏鴉山文化、十里崗文化等多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也見證了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的具體細節。距今10000年前開始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進程,彭頭山文化—皂市下層文化—湯家崗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編年清楚,沒有缺環。澧縣縣域范圍有史前遺址500余處,已經發掘過的遺址有彭頭山、八十垱、城頭山、雞叫城等20余處,是湖南史前考古開展得最充分的地方??梢哉f,湖南史前考古80%以上的工作成果都是在澧陽平原取得的。
將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向社會公眾展示,讓公眾認識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進一步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考古工作者的職責。在湖南省科技廳的倡導下,醞釀已久的“歷史文物考古與展示湖南科普基地”正式揭牌,將極大地促進文物考古研究與科普,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